图片来源:二手平台

身价高涨的羽毛球,让消费者被迫将目光转向二手平台。

“球耐打,飞行稳定”对于大多数非专业羽毛球爱好者来说,相比价格昂贵的原装球,二手球的性价比显然更高。记者查询看到,二手修复球的售价大致为新货品原价的一半。

羽毛球的培训机构也因球价原因,开始控制成本。“以前我女儿的培训机构都提供用球,今年暑期开始,要求我们家长自行带球训练。”一位家长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他常购买的羽毛球,近两个月价格涨超30%。

“毛涨、球涨,毛再涨,球再涨,羽毛球价格已经进入一个恶性循环。”近期,亚狮龙发布了一则呼吁原毛和毛片供应商降价的《通告》,落款日期为9月1日。

亚狮龙称:“我们相信,羽毛球价格不可能无节制地单边上涨,物极必反,因此经公司研究决定,从即日(9月1日)起:鹚鸪鸭、豚鸭、水鸭等的原毛及毛片,公司在现在的采购价格基础上下调二至三分每片。”

诞生于1928年的亚狮龙,是全球最大羽毛球生产供应商之一。2017年,亚狮龙在中国的工厂经招商引资落户贵州锦屏县。据锦屏县人民政府官网文章显示,“全世界每10只羽毛球就有一只是来自贵州亚狮龙公司”。

今年8月,贵州亚狮龙生产经理胡兵曾对外表示,公司2023年产值已达3.4亿元,“我们公司上半年完成羽毛球生产二百三十多万打,比2023年同期增长了30%,出口比2023年同期也增加了40%⋯⋯希望今年年产量能够达到近500万打,产值达到4个亿(元)。”

亚狮龙在《通告》中表示,希望供应商就降价毛片价格达成共识,为整个行业能在未来持续蓬勃发展做打算。

步入9月,羽毛球的涨幅情况发生了哪些新变化?亚狮龙能否在生产环节控制好羽毛球的成本?记者试图深入采访贵州亚狮龙方面,但对方表示暂不接受采访。

厂商称难阻“羽”价高飞,鹅毛鸭毛年内或持续“膨胀”

“我们肯定是支持的。”国内一家大型羽毛球生产商陈红(化名)告诉《每日经济新闻》,不少同行都关注到了亚狮龙的呼吁,大家也非常希望原毛和毛片能降价,但想在实际中实现却相当困难。

“从我们拿到的报价来看,下个月的毛价依然还是会涨。”陈红表示。

为何羽毛球市场会出现供不应“球”的局面?“毛片涨价且价格居高不下,主要原因还是供需两端的挤压,这属于市场规律,不是某一家企业或某一个公司所能够决定的。”关键之道体育咨询公司创始人、国家体育总局体科所中国体育经济研究中心首席品牌管理专家张庆告诉记者,今年是赛事大年,羽毛球作为大众健身的运动项目,吸引了更多的人加入。因此,羽毛球的市场需求量增加了。

据陈红观察,在羽毛球涨价后,部分羽毛球爱好者、场馆等出现了大面积囤球的情况,也在某种程度上造成市面上的羽毛球“饥荒”。

陈红经营的工厂,主要生产高端的鹅毛球。“(毛片价格持续上涨)从去年开始的,今年更加明显,基本上每个月都在涨,从去年的0.35元/片涨到了现在的近0.7元/片,预计今年都收不住上涨的趋势。”陈红告诉记者。

每只鹅身上能用的羽毛有限,往往两三只鹅才能做一只高端羽毛球。“一只鹅身上只有14根毛可以用,但一只羽毛球需要16根毛。”据陈红透露,一打羽毛球需要192根毛,光羽毛的成本就达到了134元,这还未算球托、线胶等。“鹅毛价格涨超50%,但成品球没有办法涨这么多,我们的利润被压缩得很厉害。

一个羽毛球需要多根毛片。图片来源:受访者供图

面对价格越飞越高的鹅毛、鸭毛,陈红告诉记者,其工厂尚能通过此前的囤毛来勉强维持生产。“订单太多了,买不到毛,根本不敢再接了,而且国外订单我们已经全部停掉了。同行里,中小工厂有些没钱拿毛的已经停产了,不知道能不能撑过今年。”陈红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

多位受访者均告诉记者,亚狮龙希望降价购买原材料,但在毛片紧缺的情况下,其他厂家仍会抢购。“供货商给我们的信号是‘还要涨’,你要不买就卖给别人。”有羽毛球生产厂家告诉记者。

“仅呼吁上游限价,不是解决之道。”张庆表示,亚狮龙方面希望降低毛片价格的方式治标不治本。“从用毛量来讲,羽毛球市场相对小,因此其议价能力较弱。”

危机中的成本破局者:人造球能否成“球”救主

周贺等羽毛球爱好者均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因为羽毛球太贵,现在球友们已经减少了打球频率,“我们以前一周打3~4次,这几个月减少到一周打1~2次”。

在原料价格暂时无法下调的情况下,羽毛球企业也在寻找不同的求生之法。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获悉,羽毛球行业的另一个头部企业威克多,自2015年就开始研发人造球,希望通过人造发泡材料的空气动力学毛叶,加上碳纤维的复合毛杆来替代传统的鸭鹅毛。“威克多最新款人造羽毛球新碳音,已经大面积向全国供货,受到了很多羽毛球爱好者的好评。”威克多市场部副经理梁坤坤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

梁坤坤告诉记者:“新碳音的价格目前处于天然球的中间价位。其优势在于损耗小,更耐打,一颗球的耐打度接近于天然球的三倍。长时间去打,人造球的性价比就会凸显出来,而且新碳音的价格比较稳定。”

记者采访获悉,部分羽毛球爱好者对新材料的人造球,持包容态度。“对于现在出现的各种不同球,大家都在推,我们愿意试一试⋯⋯就不像以前打球用球那么固定了。”

“威克多不会只做人造球,但我们的生产慢慢在转向新碳音。”梁坤坤告诉记者,威克多认为,人造球是未来羽毛球市场的一个趋势。

在张庆看来,对于专业运动员而言,目前人工材料球和天然羽毛球在手感上仍有差别,人造球是发展的一种方向,但还有一段路需要走

图片来源:受访者供图

赛事大年,拉动全民健身,而羽毛球一直是国人非常喜欢的运动。据国家体育总局的《全民体育现状调查报告》,羽毛球在中国是参与人数最多的体育运动,整个羽毛球人口高达2.5亿。

“羽毛球入门门槛低,深受亚洲国家欢迎,尤其在中国消费者中排名前列。我认为,这种普及度下,大家的打球热情不会因涨价而受到大面积抑制。”张庆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今年羽毛球的涨价只是暂时性的,后续供求关系会逐渐回到平衡,“反而会让行业整体朝更加规范化的方向发展”。

在张庆看来,此番羽毛球制作成本的上涨会让企业进入新一轮的优胜劣汰。“不具备品牌保障、精细运营能力、自动化水平低的企业会被淘汰。”

记者|杜蔚 丁舟洋 实习生 |曾茜编辑|杨夏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