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行途中有射箭体验项目,她去体验之后感到浑身有种说不出的飒爽和自由,高中生活的压抑随着一支支箭离弦而出,那一刻她轻松得像生在草原上的牧民女儿一样可以永如鹰雁般翱翔。直到现在,她脑海里还清晰地留存着身穿民族服装在草原上骑马射箭的画面。

那是她第一次射箭,从此就爱上了。

但回到南京之后,城市里没有什么机会射箭,此后几年,“骑马射箭”梦仍只是存在于想象和电视剧当中,生活平淡地继续,该读的书还要继续读,该考的试也没有少。

直到大学期间,南京一家射箭馆开业招人,偶然遇见的朱祺眼前一亮,当初在草原上射箭的画面又鲜活起来。从此几乎每天下课之后,朱祺都会到射箭馆去。她自小喜欢运动,但从未像对射箭这样痴迷,整晚整晚地泡在射箭馆,寒暑假更是天天都跑去练习,慢慢从一个极其业余的爱好者变成了专业选手。

此后毕业读研究生,读博士,除了在贵州支教的一年和去美国留学的一年,闲暇时光基本与射箭相伴。

朱祺身上有种干练利落的英武气,也许生来如此,也许是喜爱运动对她的塑造,当她一手擎弓,一手掣弦,注视标靶瞄准射箭,箭支离弦那一刻,会让人觉得与奥运赛场上的比赛选手并无二致。

朱祺学业优秀,在射箭场上也荣誉满满,她参加过很多比赛,拿过多个全国冠军。但在参加过的所有比赛里,最让她难忘的是第一场。

那是一场业余选手和残联专业选手一起参加的比赛,不分性别和组别。那时朱祺刚练了不到一年时间,在业余里也属于新手,虽然专业对手是残疾人,但专业与业余的差别就像韩寒在《我也曾对那种力量一无所知》中所说的一样显而易见,朋友都告诉她:“放轻松,尽力就好,打不过是正常的。”

从过往成绩也看得出差距,道理她都明白,却无法说服自己的好胜心,训练时倾注全力,毫不松懈。进入淘汰赛阶段的选手中,朱祺是唯一一名在8进4比赛中战胜残联专业选手的女选手。最后她获得了第四名的成绩,距离领奖台一步之遥。

这是她记忆里最酣畅淋漓的一场比赛——面对强大的对手,为了不可能完成的目标拼尽全力,这种感觉在此后的比赛中再没有如此纯粹过。

“一个新人,尽了百分之百的努力,以后很难找到那种想要去拼一件事的感觉。”后来拿冠军对她来说轻而易举,在朱祺眼里都不如这个第四名有意义,“荣誉在别人看来可能会觉得你很荣光,但只有你自己知道什么是你想要的。”

朱祺是好胜心很强的人,但奇怪的是,她对荣誉却没那么在意——看似矛盾,其实是因为她只在意战胜对手和自己的过程,冠军并不重要。

最初参加比赛的时候,每次训练朱祺都会给自己设定目标,达不到目标会哭,比赛没发挥好也会哭。教练和一起训练的伙伴看到她哭,就知道她下一场比赛的成绩会远远好于上一场。那时候她还易于焦躁,焦躁的时候就疯狂地训练,有一次使用一把旧弓,练得太过用力结果把弓拉断,断弓反弹起来打在额头上,结结实实地打伤了她,血流如注。

往后她才发现,射箭不是直接的对抗,而是在跟自己较量,越着急可能越不会有成果。她学会了调整心态:“焦躁的时候,我就想象在草原上一个人静静射箭的画面。”

这种转变几乎发生在她认识的每一位射箭爱好者身上,他们变得更专注,更有耐性,更能关注自己的状态,关注具体问题。对新手来说,也许打中10米之外的靶心就足够惊喜了,但每一箭都打中靶心却难如登天,就连奥运冠军都很难做到,“所以要有执着的精神,永远跟自己较劲”。

尤其在比赛中,当别人打出10环的时候,内心会有强烈的起伏,就更需要把自己调整到最好的状态,安静打完剩下的箭,才知道成绩如何。

这也像极了人生,无法祈求一直顺遂,永远会有事发生,跟自己较劲的时候多的是。筹备羿世界射箭俱乐部的时候,恰恰赶上朱祺的博士论文开题,都算得上是她目前人生路上的标志性事件,具有特别的意义,却撞到一起了,她经常焦虑得睡不着觉。

有好几次她都想放弃射箭馆了,思想在放弃和坚持的边缘游移。这时她就会去射箭,回到多年以前在草原上弯弓射箭的情景,把郁积的压力一箭一箭射出去,再放下弓的时候,就轻松很多,坚持的力量又回到了体内。

“自己喜欢的事情,不能做了一半不做,以后又后悔。我必须坚持做下去。” 是的,骑马射箭闯天涯的侠女怎么能因为半途而废的事后悔呢?

羿世界开业后,朱祺在事业和学业的双双重压下,仍然筹备组织了不少比赛,包括2019年10月的“羿世界杯”全国射箭大赛,并且在比赛中获得女子复合弓团体赛冠军。

其实最初想要创办羿世界,只是因为之前训练的射箭馆关闭,一众好友无处可去了,“不如自己开一家射箭馆吧”,可以继续以前挥汗训练,结束后夜宵烧烤的日子,就像武侠书里描写的情节——好友相约围猎之后,待日暮时分升起篝火炙烤猎物,在旷野上把酒言笑。当然旷野是没有的,但畅快欢乐是相似的。

很快,朱祺在体育产业园找到了地方,迅速签了租约开始装修,南京羿世界射箭俱乐部成立了。但人总希望把自己喜欢的东西让更多人尝试并且从中受益,朱祺也不例外。

与马拉松、足球、篮球一类激烈的体育运动相比,射箭对身体的损伤风险很小,对不惯于高强度运动的人来说,是一种更适合的体育爱好,对年龄也更友好,用朱祺的说法就是“适合8岁到80岁”。

射箭的好处,她是切身体会过的。以前她的脾性有些急躁,有时会因为很小的事争论不休,经过多年射箭场上对心性的磨练,在草原上骑马射箭的梦总能让她平静下来。如今她平和了许多,常会反观自己在性格、生活和学业上是否有新的变化,这些都是从射箭中得来的。

“现在人工作生活的压力比较大,需要有一个释放压力,调整心态的方法。”而射箭就是这样一项运动,并且对专注力和耐性有很大的提升,这也让朱祺在生活和学习中受益匪浅。

所以她才会对射箭如此痴迷,才会想要向更多人推广。为了把羿世界做得更好,她请了省队和国家队的退役选手来担任教练,又专程去美国、韩国等射箭运动强国学习相关知识和理论,让那些新手爱好者遇到问题时能够得到准确的解答,在实际练习和比赛中也有完善的理论指导。

如果说最初对羿世界的期望是自娱自乐,现在她是认真地把它当成了一份事业,让射箭这项运动在国内枝繁叶茂。返回搜狐,查看更多